灵枢针灸的次第与疗法简介

 

黄裳中医依据《灵枢经》的记载,将针灸的治疗分为三个次第:实体类(L1类),经络类(L2类)及脏腑类(L3类)。这三个次第表达了疾病所在的主要层次,我们也据此把患者分为L1/L2/L3三个类别,并施以对应恰当的治疗方法。

L1:实体类

《内经》将人体之实体分为五个层次,分别为皮、肉、脉、筋、骨,并对应以五行属性:金、土、火、木、水。这五个层次的实体疾病依据内经中的指示应用相应的针法进行治疗。

实体疾病是人体有形层面(如肌肉、关节、脊柱等)的疼痛、麻木、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。一般来讲,疼痛感更为强烈,改变体位可以缓解,多由运动外伤、意外或长期姿势不当而至劳损等因素引起。

针灸对于此类问题具有非常强大且无可比拟的治疗效果。施治得当,仅需少量治疗即可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。

主要治疗疾病范围

ACC所覆盖的治疗范围属于L1类。

各类以疼痛、麻木、屈伸不利为表现的:关节炎,扭伤,挫伤,腰背疼痛,网球肘,高尔夫球肘,颈椎病,膝关节疼痛,部分偏瘫中风,面瘫等。

但如果久病或身体自身状况不佳,则疾病可以从实体层面深入到经络甚至脏腑层面,则治疗难度增加,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久治不愈,此时需要寻求经络或脏腑层面的治疗。

 

L2:经络类

《内经》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经络,这些经络中运行着无形的能量:气。气的变化和不平衡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。这十二条经络由六条在手部和六条在足部循行的经络组成。对经络的调整主要结合脉诊,并通过在这十二条经络上的五输穴针刺完成。五输穴分别代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五行属性。

经络类疾病的患者对应L2类,主要采用结合脉诊的针刺治疗。

经络层面的调整,属于无形之气的调整,属于针灸调神的范畴。其治疗范围非常广泛,有助于很多类型疾病的康复,比如大部分的内科疾病、儿科及妇科疾病。经络类的治疗所可以改善的状况更是几乎无所不包,是针灸治疗最主要的范畴。

主要治疗疾病范围

以气血能量在十二经络分布出现异常的疾病为主,包括各类内科,儿科,妇科疾患。如高血压,眩晕,不孕不育,胃炎,失眠,亚健康状况,中风偏瘫,咳嗽,耳鸣等。还有一些体质状况的调理,如风湿、体弱、湿寒、过敏等。

L3:脏腑类

当疾病层次从有形进入无形,从经络进入脏腑,一般意味着其疾病更为复杂,其治疗难度将大幅提高,所需治疗时间也更多。脏腑类疾病的治疗需要在采用L2进行经络调整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入一些特定性的针对脏腑的治疗方法,比如艾灸。中医对于脏腑的理解亦依据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分别对应肺、肝、肾、心、脾这五脏。而这五脏又分别对应大肠、胆、膀胱、小肠、胃这五个腑。中医的脏腑与西医解剖意义的脏腑并不严格对应,故而也不能以西医的思路去理解中医的脏腑。但往往中医的脏腑病出现时,可以对应西医相应脏器的受损甚至癌变。

脏腑类疾病的患者对应L3类,主要采用针刺和灸法治疗。只有少量患者会涉及L3类的治疗。

主要治疗疾病范围

以中医脏腑出现异常的疾病为主,包括L2的重症,或肿瘤癌症、肾炎、肝炎、肝硬化等。